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详情
全球快资讯:潮评丨孩子们都来“超前学习”,谁会是赢家?
来源: 浙江日报      时间:2023-03-04 07:39:49


(资料图片)

潮新闻·浙江日报 评论员 陈进红

学生和家长苦“超前学习”久矣。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提出“要严查中小学超前教授新课、提前结束国家课程,围绕升学考试科目长时间重复训练、复习备考的行为,必须严厉禁止、严肃查处。”

“超前学习”是什么?张志勇委员说“有的初中提前一年、高中甚至提前两年结束新课,用于中高考复习备考,导致大量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成为所谓‘差生’。”更有甚者,一年学完高中所有课程,高二、高三全部用来复习。

基于这种现实情况,近两年,不断有专家提议“缩短学制”,“小学五年,初中高中总共五年,一共10年”或是“初高中分别由三年变两年”。很多网友表示赞同。因为“超前学习”,所以“缩短学制”,这是本末倒置。“缩短学制”不过是对“超前学习”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不会缓解教育焦虑,反而使得基础教育的升学竞争更加激烈。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严查“超前学习”不现实,因为学历卷、上升通道卷,所以“超前学习”一样看谁更卷。但如果全民无意识接受“超前学习”,只会让其具有滚雪球效应,使得学业竞争恶性循环。

必须给“超前学习”及时刹车,不能纵容它信马由缰。因为“超前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而是对高考进行特训,成绩可能明显提高了,但透支的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热爱。要知道教育不是应试教育的“跑马场”,也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竞争。

治理学校教育的“超前学习”问题,要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办学倾向。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氛围的熏陶而产生一系列教育观念扭曲的现象。为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国家实施了“双减”政策,目前也初见效果。

治理学校教育的“超前学习”问题,板子应该打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上。 2022年1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指南》明确规定,“严禁高三上学期结束前结课备考”;“不给年级、班级、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不公布、不宣传、不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严禁寒暑假、法定节假日补课”“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等。

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标本兼治,整治“超前学习”或许不能立竿见影,但显然严查的刀子已经开刃。“超前学习”降温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在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普及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知识,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同时,还要加快探索建立教育多元评价体系,让教育的赛场上,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尺。要知道,全民竞赛的“超前学习”,没有最终赢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