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详情
致知 致良知_致良知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_天天讯息
来源: 互联网      时间:2023-04-05 06:50:24

1、“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2、“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3、“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资料图】

4、“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5、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6、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

7、《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

8、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

9、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10、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11、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12、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13、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14、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15、王阳明“千圣皆过影 良知乃吾师”,说所有的圣贤啊都是过眼云烟,真正的人生导师是你自己与生俱来本自具足的“良知”《大学》里的“致知”是良知,《孟子》的“尽心”是良知,孔子的“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也是良知。

16、王阳明先生说: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成为圣贤。

17、良知是什么?是一个能分辨是非善恶,天理还是人欲绝佳的一个标准,是处理解决一切事情的方向。

18、如此,能知行合一便是自身最大的利益状态。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